她一出场,那老土的村姑打扮已引起观众和评审的偷偷嘲笑;但她一唱歌,大家都肃静、被感动了。
英国选秀节目《英国达人》就这样捧红了一个外表比平凡更平凡、但声音犹如天籁的47岁妇女。在《欢喜来卡拉》,我们也偶尔遇到这种情况。
一个打扮得随便、甚至邋遢的中年女人,她可以深情细腻地演绎江惠的《家后》;一个型似“阿炳”的年轻人,唱歌也许不输一些时下偶像歌手;一个不擅言辞的“中国阿伯”,也许能够以他磁性低沉的嗓子,震慑全场。除了参赛者,现场的观众也可能有特殊才能。
在巴生试音站有个妇女,看起来就像是任何一个不会让你留下印象的家庭主妇。但是,她站在制作人身后,全程跟朋友点评参赛者的表现且打分,听说都评得头头是道,分数还与专业评审的吻合呢!
在这个“先敬罗衣后敬人”的社会里,我们太着重于一个人的外表,也太容易先入为主,掉入刻板印象的陷阱,因而抹杀了、错过了一些人的精彩才能。到最后,损失的也许是我们自己。
(刊登于2009年9月11日南洋商报<我的部落格>)